赤壁之战是哪年(三国经典战役:为何赤壁之战能流传千古?统一为此延后七十年)

作者:访客 时间:2023年08月19日 20:40:49 阅读数:1人阅读

#头条中国史#

如果要问你,三国时期你最了解的战役是哪场?那么可能10个人中间,有9个人都会回答:

“赤壁之战”

赤壁之战,是指东汉末年孙权、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(公元208年)在长江赤壁(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)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。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、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。

作为三国演义书中剧情的最高潮,赤壁之战不仅承载了读者对于三国时代战争波澜壮阔的期待,也是三国顶级人物的文韬武略体现极致。

“八十三万大军”、“舌战群儒”、“借东风”、“苦肉计”、“连环计”、“华容道”、“甘露寺”、“蒋干盗书”......无数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情节,都是在赤壁之战里出现的。

赤壁之战是哪年(三国经典战役:为何赤壁之战能流传千古?统一为此延后七十年)

当然,之所以能耳熟能详,大部分还是拜三国演义所赐。

在真正的历史中,赤壁之战到底是怎样的呢?三国演义中的描述有几分是真?几分是假?

历史中的赤壁之战,是否依然是三国时代最重要、规模也最大的一场战役?

下面,我们就来回顾一下,历史上的赤壁之战,看看赤壁之战的真正面貌,到底比起演义中的戏说,要逊色几分?

一 赤壁之战前的准备:

公元208年元月,曹操终于结束了对北方的征伐回到邺城。此时得意志满的曹操,马上开始准备挑起对南方的攻打。

为此,他进行了三项准备工作:

第一,凿出了玄武池,用来在北方训练水军

第二,派遣张辽于禁乐进等驻兵许都以南,准备南征

第三,废除三公,重新建立丞相制度并且自任丞相,将权力集中

终于,在经过了半年的准备后,曹操于7月份挥兵南下,准备讨伐荆州的刘表以及江南的孙权。

赤壁之战是哪年(三国经典战役:为何赤壁之战能流传千古?统一为此延后七十年)

虽然此时,曹操出动的具体兵力不详,但是按照史料记载以及后续推断来看。曹操此战是保持着灭国心态而来,所以动员的总兵力必然远超历次战役,根据后续的记载,大致兵力数字如下:

步兵总数大约15万人,骑兵总数大约5万人,合计总兵力20万人左右。

再加上曹操出兵一个月后,荆州牧刘表病死,整个荆州兵力疲弱,人心涣散。其直接结果,就是继任的刘琮,在蒯越傅巽的劝说下,直接选择了投降。

当然,这么做的结果,就是把驻扎在樊城的刘备直接卖了。以至于曹操都杀到宛城附近,刘备才发觉刘琮投降的事实。

此时,北有曹操的大军,南有刘琮的降军。刘备面临着被包夹的风险。

一时间风声鹤唳,山雨欲来风满楼,一场恶战似乎就近在眼前了。

二 赤壁之战的经过:

整个赤壁之战,如果按照阶段划分的话,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:

第一阶段,是曹操收服刘琮降军,并且与刘备长坂坡激战,曹操进驻江陵,彻底拿下整个荆州。

赤壁之战是哪年(三国经典战役:为何赤壁之战能流传千古?统一为此延后七十年)

敌对双方:

曹操:总兵力约20万,部下大将曹仁、曹纯、乐进、徐晃、满宠、赵俨等人。

刘琮:总兵力大约7到8万,部下大将蔡瑁、张允等人。

刘备:总兵力大约1到2万,部下大将赵云、张飞等人。

赤壁之战的开端,在演义里是以火烧博望坡和火烧新野两场大火为标志的。诸葛亮神机妙算和善用火攻的印象,就是因为这两场战役而逐渐为大家记住。

但是在历史上,这两场战役,一场根本不存在,另外一场则并不是赤壁之战期间爆发的。

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,表疑其心,阴御之。使拒夏侯惇、于禁等于博望。久之,先主设伏兵,一旦自烧屯伪遁,惇等追之,为伏兵所破。

历史上的博望坡之战,虽然对战双方也是刘备VS夏侯惇 于禁,但是这场战斗爆发的时间,却是在赤壁之战前的6年,也就是公元202年。

赤壁之战是哪年(三国经典战役:为何赤壁之战能流传千古?统一为此延后七十年)

而且这一仗,刘备一方的主导者并不是诸葛亮,而是刘备本人,并且实际战斗过程,也是设置伏兵,诱敌深入 放火。

简单来讲,在三国演义里,就是为了突出诸葛亮,而将一场6年前的战斗,生生从刘备身上扒下来给到了诸葛亮。

而火烧新野之战更是子虚乌有,当时刘备的确屯兵在新野附近的樊城,也的确在进行积极地备战工作,但是当时间来到九月份,刘备突然发现此时的靠山刘琮已经投降曹操了,并且还没有通知自己(宋忠是作为使节过来告之的,而不是被抓的)。

前面有曹操的十几万大军,背后则是投降的几万伪友军。以刘备的军事素养,怎么可能选择此时继续留在新野与曹操对抗?

那自然是赶快脚底抹油,溜之大吉了。

所以火烧新野之战,其实也是不存在的——为什么历史上诸葛亮出山后,刘备并没有将军权给与诸葛亮?原因就在这里,如果诸葛亮一出来就两度大败曹操主力部队,那刘备还找什么法正啊,恰恰是因为这两场战斗,一场不存在,一场是嫁接刘备自己的。所以后续很长时间内,诸葛亮更像是萧何而不是张良。

没有了火烧新野之战,且刘备开始带大批百姓逃亡,那自然就没有任何阻挡曹操进军的阻碍了。

所以在曹操举兵南征的第二个月,也就是公元208年9月份,曹操抵达新野,接受了刘琮的投降。

为了避免刘备一路南逃率先把江陵的人口辎重带走,曹操亲自带领曹纯的虎豹骑数千精兵,开始对刘备展开追击。

而此时的刘备则兵分两路,关羽带领水军沿汉水直奔江夏;而刘备自己则带领着赵云、张飞等人,以及新野樊城的十余万百姓奔江陵而行。

轻骑兵对老百姓,两边的移动速度本身就不在同一个量级上。所以在经过了一天一夜狂奔三百里后,曹操的虎豹骑追上了刘备的老百姓,当阳长坂坡之战,这个第一阶段最激烈的战斗就此开始。

赤壁之战是哪年(三国经典战役:为何赤壁之战能流传千古?统一为此延后七十年)

和前面的博望坡与新野之战不同,长坂坡之战是历史上的确存在的一场战役。

及先主为曹公所追於当阳长阪,弃妻子南走,云身抱弱子,即后主也,保护甘夫人,即后主母也,皆得免难。迁为牙门将军。先主入蜀,云留荆州。云别传曰:初,先主之败,有人言云已北去者,先主以手戟擿之曰:「子龙不弃我走也。」顷之,云至。

说到长坂坡之战,大家记忆最深刻的首先就是赵云七进七出和张飞喝断当阳桥。

而在历史上,这两段虽然没有演义里写得那么玄乎,但是也的确是存在的。

赵云虽然没有手刃曹营七十余大将,也没有杀夏侯恩夺取名剑青釭,但是救出刘禅这件事却一点做不得假,甚至演义里还牺牲了一位糜夫人,在现实中则一人没死,都被赵云救了回来。

而张飞并不至于能喝断当阳桥——要知道历史上,此时张飞早就已经截断当阳桥了。但是曹操最精锐的特种部队虎豹骑,在张飞的威势面前,不敢再前进也是真事。

总体来讲,对于长坂坡之战,演义真正做到了7分真,3分演绎。
而伴随着长坂坡之战的失利,刘备改道逃跑,与水军汇合一道抵达了夏口。

曹操大军则顺利攻占江陵,以此为据点,继续向江南进发。

整个赤壁之战,也就来到了第二阶段。

第二阶段,则是孙刘联盟,联军进抵乌林,一场大战将曹操击败。

赤壁之战是哪年(三国经典战役:为何赤壁之战能流传千古?统一为此延后七十年)

敌对双方:

曹操:总兵力约28万,部下大将曹仁、曹纯、乐进、徐晃、满宠、赵俨、蔡瑁、张允等人。

刘备:总兵力大约1到2万,部下大将诸葛亮、关羽、赵云、张飞等人。

孙权:总兵力大约3万,部下大将周瑜、鲁肃、黄盖、程普、韩当等人

刘琮投降,刘备被打败,那么能真正对抗曹操的,自然只有当时的江东霸主孙权了。

和长坂坡一样,孙刘联盟靠的是诸葛亮出使东吴这点,也的确符合史实。

赤壁之战是哪年(三国经典战役:为何赤壁之战能流传千古?统一为此延后七十年)

当然,诸葛亮舌战群儒这件事情并没有发生,但是张昭等江东豪族表达了投降的想法也是有的。

初,权当置丞相,众议归昭。权曰:“方今多事,职统者责重,非所以优之也。”

  后孙邵卒,百寮复举昭,权曰:“孤岂为子布有爱乎?领丞相事烦,而此公性刚,所言不从,怨咎将兴,非所以益之也。”乃用顾雍。

从后来的记载中,我们可以看到,本身就是东吴第一文臣的张昭,就是因为赤壁之战里的言论,到死也没有被孙权封为丞相。

而孙权的铁杆鲁肃,则在本轮论战中发挥了最为关键的作用。那句著名的人皆降,唯有孙权不可降的话,就是出自鲁肃之口。

向察众人之议,专欲误将军,不足与图大事。今肃可迎操耳,如将军,不可也。何以言之?今肃迎操,操当以肃还付乡党。品其名位,犹不失下曹从事,乘犊车、从吏卒、交游士林、累官故不失州郡也。将军迎操,欲安所归?愿早定大计,莫用众人之议也。

总而言之,武有周瑜,文有鲁肃,再加上诸葛亮;孙权最终也下定决心,让周瑜率领3万人马,奔赴夏口,并且最终在乌林与曹操决战。

赤壁之战,终于迎来了它的最高潮。

首先,虽然曹操号称八十三万,真正参战的兵力将近三十万(含降兵),但在赤壁之战开打的时间点上,实际参加赤壁之战的兵力不过十多万而已。

太祖征荆州,以俨领章陵太守,徙都督护军,护于禁、张辽、张郃、朱灵、李典、路昭、冯楷七军。

虽然曹操总兵力的确不少,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,当曹操占领荆州后,是要分出很多人来驻守各地的。

乐进留屯襄阳、徐晃屯樊城、满宠屯当阳;而三国演义里没有记载的赵俨,更是统领七路大军在章陵。

光是分别驻守各地的曹操大将,就有10余人之多,总兵力至少在10万以上。

而真正抵达乌林,能够与孙刘联军对峙的。只有曹操本部数万人马以及七万到八万的荆州降兵。

一方面,北方的精锐部队被分散,并且来到乌林的曹操本部,又因为水土不服和瘴气,导致瘟疫横行,非战斗减员严重。

另外一方面,荆州的降兵刚刚投降,战意不足并且还是对面东吴的手下败将,实际战斗力也打了折扣。

赤壁之战是哪年(三国经典战役:为何赤壁之战能流传千古?统一为此延后七十年)

两相比较之下,孙刘联军人数虽少,但是部队都是久经沙场的精锐,而且本身是为了保卫家乡。所以此消彼长,曹操此时的兵力优势,并不足以压倒孙刘联军的质量优势。

果然,甫一开战,荆州降兵立刻被东吴部队击败。曹操空有大批精锐陆军,但是却在长江上无法派上用场。

无奈之下,曹操只好临时退兵到北岸,一边操练部队,一边等待其他人马汇合。

而曹操练兵的做法,恰恰成为了他失败的最重要原因——那就是连环计。

若以大船小船各皆配搭,或三十为一排,或五十为一排,首尾用铁环连锁,上铺阔板,休言人可渡,马亦可走矣

虽然历史上,连环计并没有庞统献策,也没有孔明借东风。但是更熟悉当地气候的东吴军队,在发现曹操使用连环计来确保北方部队能够上船后,立刻就启动了火烧之计。

赤壁之战是哪年(三国经典战役:为何赤壁之战能流传千古?统一为此延后七十年)

没有蒋干盗书,也不需要苦肉计,黄盖自己就是火烧赤壁的发起者和执行者。虽然过程和三国演义完全不一样。但是从结果来看,两者倒是颇为相似。

都是诈降、都是带着火船伪装成粮船冲入舰队之中、都是被射倒,然后被韩当救下。一场大火之下,曹操部下的荆州水军几乎损失殆尽。而曹操的本部人马,也在一番冲杀后损失大半。

就此,赤壁之战的第二阶段,以孙刘联军的大获全胜而告终。虽然曹操的本部兵马损失并不算太严重,但是他能用来平定江东的荆州部队,则在这场大火中死的死,逃的逃——这样让曹操在这个节点,失去了统一天下的可能性。

整个赤壁之战,也因此进入到了第三阶段。

第三阶段,则是曹操从华容道逃到江陵,后续孙刘联盟持续进击,最终将曹操势力彻底逐出荆州。

赤壁之战是哪年(三国经典战役:为何赤壁之战能流传千古?统一为此延后七十年)

哪怕没有关羽的截杀,曹操在一路北逃的路上,也是他一生中最为狼狈的时刻之一。

公船舰为备所烧,引军从华容道步归,遇泥泞,道不通,天又大风,悉使羸兵负草填之,骑乃得过。羸兵为人马所蹈藉,陷泥中,死者甚众。

赤壁之战是哪年(三国经典战役:为何赤壁之战能流传千古?统一为此延后七十年)

在三国时代,跨过云梦泽逃跑,基本上就是一个地狱级别难度的挑战。

我们可以看到,曹操本部已经惨到什么程度,让老弱的士兵背负草来填路,没有填完就被后面的大部队冲过来,直接踩死在泥地里,自己都变成了道路的一部分。

正是靠着这种方式,曹操才成功逃出生态,回到了江陵。

也许是因为心理刺激过大,又或者是担心这场失利,让自己的政权不稳,曹操回到江陵后没有多久,就立刻动身返回了北方。而将没有来得及参战的几位大将——曹仁、徐晃、文聘、乐进、满宠等人分别驻守各地,试图保卫住自己的胜利果实。

但是接下来的几个月里,孙刘联军进一步乘胜追击——周瑜因为曹仁的阻挡,战绩并不多;但是刘备却趁机连续拿下荆州南方的数个郡城,一举奠定了自己三分天下的最基础基业。

赤壁之战,到此才算是真正结束。

正常战役里,曹操动用了二十万人马和将近十万的降军,结果却损失了3~3.5万的部队,降军基本逃跑投降殆尽。从此以后,曹操再没有任何机会,可以真正意义上一统华夏。

而胜利一方的孙刘联军,兵力损失并不大,反而是刘备,趁着曹操失败的机会,一举拿下荆州大部分城池,虽然从当时来看的确没问题,但是也给未来关羽的败亡,留下了一个早期的伏笔。

至于孙权一方?能够确保自己江东的基业,已经算是一次最大的成功了。

三 结语:

总体来讲,赤壁之战并不是三国时期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——后来的寿春之战参战兵力五十万人,比赤壁之战的规模更大;也不是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——和汉中之战相比,赤壁之战的伤亡明显更小。

但是,赤壁之战却是对于当时局势影响最大的一场战役,因为赤壁之战的失利,中国统一的进程被延后了将近七十年。整整两代人的命运,都因为赤壁之战被改写。

所谓的三国时代,也正是因为有了赤壁之战,才算是真正定型下来。

对于这场战役,后人倾注了大量的热情来加以美化、增加戏份;所以到了2000年后,赤壁之战反而成为了国人心中最熟悉,也最了解的一场三国时代的大型战役。

时至今日,虽然我们无从探究那场战役的诸多细节——甚至连到底在哪里爆发的,都在学术层面有争议。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于三国时代的喜爱,历经2000年依然不变。

文章的最后,我们还是用一首经典的诗词,来形容历史对这场战役的定位吧。

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。
故垒西边,人道是,三国周郎赤壁。
乱石穿空,惊涛拍岸,卷起千堆雪。
江山如画,一时多少豪杰。
遥想公瑾当年,小乔初嫁了,雄姿英发。
羽扇纶巾,谈笑间,樯橹灰飞烟灭。
故国神游,多情应笑我,早生华发。
人生如梦,一尊还酹江月。